当前,工业机器人已广泛用于汽车、电子电气、金属和机械等领域,是实现工厂“自动化、无人化”的基础。机器人替代人工生产是未来制造业重要的发展趋势,是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推手,也是未来实现工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保障。
当前,工业机器人已广泛用于汽车、电子电气、金属和机械等领域,是实现工厂“自动化、无人化”的基础。机器人替代人工生产是未来制造业重要的发展趋势,是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推手,也是未来实现工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保障。
亿万级风口呼啸而来我国工业机器人有望弯道超车
机器人是衡量现代科技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抢占智能社会发展先机的战略领域。我国工业机器人的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直到80年代中期,政府开始注重对机器人的研究支持,1985年政府将机器人列入科技攻关发展计划。随着信息化、工业化不断融合,以机器人科技为代表的智能产业也已蓬勃兴起。
当前,工业机器人已广泛用于汽车、电子电气、金属和机械等领域,是实现工厂“自动化、无人化”的基础。机器人替代人工生产是未来制造业重要的发展趋势,是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推手,也是未来实现工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保障。
实现工厂自动化的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一些传统优势逐渐丧失,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成为当务之急。近日在京举行的“2016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表示,大力研发和应用工业机器人是我国经济,特别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但我国工业机器人与制造业互动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需采取多项措施予以解决。
北京工业大学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教授王广生认为,工业机器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它是我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方面,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从2012年开始下降,且每年减少达数百万之多,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人口红利”已经大大减少,许多制造业企业已将工厂迁至东南亚等劳动力更为廉价的地区,而“机器换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出路。
智能制造的重要推手
智能化是自动化的延伸和发展,在智能制造的时代,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批量小,甚至可能要在流水线上生产个性化定制的产品。工业机器人是我国制造业走向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我国传统制造业长期存在技术创新动力不足、设备老化、能耗高等问题,因而长时间处在价值链低端。工业机器人的大量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我国制造业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促进制造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而获得国际竞争优势。
智能化的首要目标往往是快速反应,而不是代替人。但是,代替人确实也是目的之一、甚至是非常重要的目标。其实,让机器代替人进行决策和执行,有利于快速反应并取得更好的控制效果。所以,工业机器人、无人工厂等技术,常常能促进智能化的发展。一般的语境下,自动化多数是指物理设备或产线的自动化,而在智能制造的时代,同时强调知识和数据流动的自动化。
下一个即将爆发的亿万级风口
机器人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及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在智能社会获得领先优势的重要工具。在国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浪潮下,机器人产业这一新兴市场将会在国内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从而争取在全球范围内取得领先优势。
近年来,有着“世界工厂”之称的中国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量呈现出迅猛增长之势,2014年中国市场的机器人销售数量从2013年的3.7万台增长至5.6万台,增幅达到了50%以上。截止至2014年底,国内已建或拟建的机器人相关产业基地已经达到35个,总规划面积突破3万亩。预计到2020年,全国机器人产业总投资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对国内机器人市场的评估报告显示:到2020年,中国市场的工业机器人年销量将达到15万台,总销量将达到80万台。2025年,工业机器人的年销量将会增长至26万台,总销量有望达到180万台。如何使中国高端制造业在机器人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将会是未来中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