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西门子 Simcenter STAR-CCM+ 应用案例分享
行业动态
MORE...
PTC
应用案例
MORE...
技术前沿
MORE...
当前位置:首页 数字化制造 正文
【行业方案】| 现代汽车的“眼睛”:毫米波雷达,未来出行的守护者
转载 :  zaoche168.com   2024年09月04日

在智能出行的浪潮中,汽车正变得越来越“聪明”。这其中,毫米波雷达作为现代汽车的“眼睛”,以其独特的优势,在自动驾驶和智能安全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毫米波雷达的神秘面纱,探索它如何成为未来出行的守护者。

图1 装配各种毫米波雷达的“R&S汽车”

01. 毫米波雷达的简介

毫米波雷达是一种利用毫米波进行测距、测速和测角的雷达系统。相比其他类型的雷达,毫米波雷达具有波长短、频率高、穿透能力强等特点,能够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稳定工作,为汽车提供准确的周围环境信息。

02. 毫米波雷达在现代汽车中的主要应用

自适应巡航控制

毫米波雷达能够实时感知前方车辆的距离和速度,从而帮助车辆实现自适应巡航控制;当与前车距离过近时,车辆会自动减速,保持安全距离;

碰撞预警与制动

通过毫米波雷达的实时监测,当系统检测到潜在碰撞风险时,会及时向驾驶者发出预警,并在必要时自动采取紧急制动措施,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盲点监测

毫米波雷达可以安装在车辆侧面,实时监测盲点区域,当有车辆或行人进入时,及时发出警告,提高行车安全性;

自动泊车

利用毫米波雷达的测距和测角功能,车辆可以自动寻找停车位并完成泊车过程,降低泊车难度和风险。

以上这些功能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而性能测试可以确保雷达在这些安全关键功能中提供准确和可靠的数据,为我们的出行保驾护航。

03. 车载毫米波雷达性能参数及测试

汽车毫米波雷达必须符合各国的交通法规和安全标准。通过性能测试,可以确保雷达系统满足这些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如下简单介绍一下目前主要参考的国际和国内标准、测试项目和测试的意义。

参考标准

测试项目

R&S测试方案

以上测试的重中之重是雷达的目标识别能力,我们来隆重介绍一下罗德与施瓦茨公司的的动态雷达目标模拟器R&S®AREG800A和它的“小伙伴们”。

R&S®AREG800A满足当今和未来的测试要求,并且采用灵活的软件定义配置理念,可根据各种需求轻松定制。使用R&S®AREG800A可以生成多个具有可变距离、径向速度和RCS的复杂目标;在24 GHz和77 GHz/79 GHz的所有汽车雷达频段中支持高达5GHz的瞬时带宽。能够确保与未来短程雷达传感器及其应用的兼容性。

R&S®AREG800A的主要特点:

◆ 量身定制的射频前端、灵活生成动态目标

目标距离从airgap(空口)到 >3000m

专为场景生成而设计:配合R&S®QAT100高级阵列天线,可模拟76-81GHz频段,最多8个具有独立距离、物体大小、径向速度和方位角方向的目标

配合四个传统毫米波前端,可模拟24GHz/77GHz/79GHz频段,最大5GHz实时带宽内,最多 32个具有独立距离、物体大小、径向速度的目标;毫米波前端有两种配置:一种是优化MIMO测试单天线配置,另一种是具有高收发隔离度的双天线配置以最大程度降低自身串扰(ringaround)

图2 量身定制的射频前端、灵活生成动态目标

◆ 方便的实时接口

内置实时接口可用于硬件在环(HIL)和车辆在环(VIL)测试

支持开放模拟接口 (OSI),作为ADAS/AD功能环境感知的开放和通用接口,场景更新率 <0.15ms

多个R&S®QAT100高级天线阵列可与R&S®AREG800A汽车雷达目标模拟器同步,生成具有大量独立目标的密集场景

多个汽车雷达传感器的同步并行模拟OTA,测试涉及多个雷达传感器的高级 ADAS/AD功能,以及传感器数据融合

◆ 便捷的操作界面

直观的图形用户界面,可通过触摸屏控制,方便手动操作和监控整个测试设置

内置SCPI宏记录器,带有代码生成器,可轻松集成到现有的测试软件

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为24/7全天测试操作提供最高的软件稳定性

通过场景预览实现快速调试和概览

04. 毫米波雷达的未来展望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毫米波雷达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毫米波雷达在实现更高的探测精度和更远的探测距离的同时,与其他传感器如摄像头、激光雷达等进行融合,形成更加完善的感知系统。此外,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的普及,毫米波雷达将能够实现更高效的数据传输和更智能的决策能力,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出行体验。

图3 未来的智能汽车

结 语

毫米波雷达技术作为现代汽车的“眼睛”,在提升汽车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毫米波雷达将更加深入地融入我们的驾驶生活,为实现零事故的交通环境贡献力量。

品牌社区
—— 造车工艺 ——
—— 数字化制造 ——
—— 智能驾驶 ——
—— 新能源技术 ——
—— 机器人技术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