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7日
大联大品佳2025年01月07日
安波福2025年01月07日
艾迈斯欧司朗2025年01月07日
电动车税收2025年01月07日
Mendix 低代码平台
2025年01月06日
达索
2025年01月06日
海克斯康
2024年12月30日
云计算
2024年12月30日
海克斯康
2025年01月07日
新思科技
2025年01月07日
欧姆龙
2025年01月06日
德国GMCI
2025年01月03日
海克斯康
2025年01月03日
宜科
开云全站app官方版苹果下载
补贴结束后的汽车市场,各种产品和技术层出不穷。近段时间,混动市场新技术、新产品让人眼花缭乱。合资品牌方面,第五代丰田混动车型国产上市,本田第三代混动车型也已量产;自主品牌方面,长城、吉利、奇瑞、长安等不断推陈出新,发布新一代混动技术。目前,各家企业混动技术产品层出不穷,市场上呈现出“混战”之势。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市场上有近十种混动系统方案,在宣传上难免让消费者“摸不着头脑”,更让混动市场略显“混沌”。但事实上,混动技术作为当前市场上一种较方便、节能、高效的技术,已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
日系混动依旧凶猛
在自主品牌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之前,普通混合动力一直是节能减排的重要车型,以丰田为代表的日系品牌甚至垄断了混动技术,让其他品牌望其项背。不过,当中国市场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日趋成熟之际,日系品牌的混合动力车型也在不断迭代升级,并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为适应中国市场,日系品牌在混动领域不再仅仅局限在普通混合动力车型上,也开始投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借此强化其在混动市场的竞争优势。不过,尽管大部分合资品牌都开始推动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的市场化,但相比自主品牌的同类型车辆,这些产品在价格上并不具备明显优势。
3月23日,首款配装丰田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的车型雷凌在国内上市,该车同步推出TNGA 1.5L和185T共三大动力系列,全系列产品厂商建议零售价为11.38万~14.88万元。丰田智能电混系统经过5代26年进化,在全球范围内拥有2000万车主,至今仍保持着“0事故、0爆炸、0漏电”的纪录。第五代丰田智能电动双擎系统用锂电池取代了镍氢电池,具有动力更强、更省油的特点。
据悉,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在性能方面有很大提升,1.8L双擎系统综合功率比上一代提升了12%,0~60km/h加速进入4s区间,加速性能提升14%,80~120km/h的后段加速性能提升了15%,WLTC综合工况油耗降低至4.07L/100km。全新换代雷凌搭载的1.8L智能电混双擎系统,综合功率相比老款车型提升11kW,可达100kW。据了解,广汽丰田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全新开发的锂电池系统实现了34%的小型化和44%的轻量化,电能输出提升8%;高转速电机能量损耗降低19%,输出功率提升32%;动力密度提升及17%的轻量化,将能量损耗降低约10%,电流输出提升超过8%。
与丰田坚持推进普通混合动力的迭代升级不同,本田的混合动力产品则开始引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模式。早在2021年,搭载第三代i-MMD PHEV技术的广汽本田皓影锐·混动e就已经登陆中国市场,当时该车共推出3个版本,指导价为24.78万~27.98万元。据了解,Honda第三代i-MMD PHEV技术,基于第三代i-MMD双电机混动系统,通过可插电&电池扩容,该系统主要由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无级变速器E-CVT以及发电机、驱动电机、动力电池组成。皓影(BREEZE)锐·混动e+搭载的SPORT HYBRID e+系统由直列4缸2.0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双电机混动系统与大容量高功率电池组成,系统综合最大功率158kW,电机最大扭矩达到315N·m,NEDC工况下纯电续驶里程可达85km。SPORT HYBRID e+系统根据不同驾驶工况,可实现纯电行驶模式、混动行驶模式以及引擎行驶模式等3种驾驶模式智能切换,NEDC工况综合油耗低至1.3L/100km,混动状态下NEDC工况油耗也仅需4.6L/100km。
需要指出的是,日系插电式混动汽车的售价往往较高,处于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与其普通混动车型的售价也相差甚远,基本脱离市场实际需求。而值得关注的是,日系普通混动系统正在向紧凑型车上投放,在售价上也开始接近同类型燃油车,这就使日系普通混动车型的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市场接受程度也在提高。一位接近市场的人士表示,日系普通混动车型更为年轻消费者青睐,在替代燃油车的进程上处于领先地位。
自主混动异彩纷呈
在当前的混动市场竞争中,自主品牌已经成为绝对主力,大部分自主品牌已经推出较成熟的混合动力系统。在系统平台支撑下,各种模式的车型纷纷量产上市,用丰富的产品体系带给消费者更多选择的同时,也让混动市场的竞争更加白热化。这主要在于自主品牌的相关产品不仅普遍具有较好的性能,在性价比方面也有较大优势,能够惠及更多消费者。
比亚迪是最早推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市场化进程的企业。目前,经过不断迭代升级的比亚迪DM-i超级混动系统,已经具备了超长续驶里程、超低油耗、超强动力等优势。长安、长城、吉利的混动系统近年来都有大幅提升。其中,长安智电iDD插电混合动力系统是长安汽车三大开云全站app官方版苹果下载
技术品牌之一,智电iDD通过创新开发AI智慧节能系统和衡温智慧安全系统,WLTC工况可实现百公里综合油耗最低1.46L。长城汽车最新推出的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则包含两套动力总成,可实现3擎9模智能动态切换,官方称其为“四驱的体验、两驱的价格,四驱的性能、两驱的能耗”。吉利汽车的雷神Hi·X“超级电混”系统是基于吉利“雷神智擎Hi·X”混动平台打造的全新一代“大里程PHEV”。据了解,雷神智擎Hi·X具备全球领先的最高40%节油率、可实现混动系统全动力域FOTA升级和20种智能驾驶模式,以及148项关键NVH技术优化。奇瑞汽车火星架构-超级混动平台搭载了高通骁龙 8155 旗舰芯片,CPU 算力达到105K;可自我进化的EEA4.0电子电气架构,支持5G和千兆以太网。广汽传祺则通过对混动专用的2.0ATK发动机进行迭代升级,基于广汽GCCS燃烧控制专利技术,深度优化燃烧系统,并集成低温冷却EGR、能量损失控制等先进技术,不断提升热效率,推出钜浪混动系统,钜浪混动的最新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突破44.14%。东风乘用车则推出了马赫动力混动系统,新一代马赫C15TDE混动专用发动机,最高热效率达到行业最高的45.18%。
可以看出,与日系混动技术相比,自主品牌的混动系统并不逊色,发展速度也远超想象。从数据上看,自主品牌混动系统更具特色,首先是发动机热效率更高,普遍高于41%,部分发动机热效率达到45%,这使得自主品牌混动汽车的节油能力大为提高。其次,自主品牌混动汽车大多为插电式混动车型。这种车型相比普通混动具备先天节能的优势,在自主品牌价格相对低廉的情况下,这种车型抢占了相当一部分日系混动市场的份额。最后,自主品牌混动系统在结构上更加复杂,这对自主品牌的调校能力既是考验也是机会,也让自主品牌的混动系统具备超越日系品牌的基础。
技术乱战谁主沉浮
如果把普通混动、插电混动和增程式全部纳入混动汽车的概念中,那么可以看出,近年来发展最快的细分市场就是这部分市场。尽管名称各异,技术路线稍有差别,但是各路混动技术无不在极力压榨发动机潜能,充分发挥混合动力系统的潜力,为节能减排发挥更大作用。应该说,混动技术的混战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消费者对新产品接受程度提高的表现。
自主混动与日系混动发展路径不同,日系混动是从传统燃油车进化而来,向节能减排的目标前进。而自主混动则是受政策影响,从纯电动汽车而来,是为了解决消费者补能焦虑而产生的产物。这就让自主混动似乎被打上了过渡产品的烙印。在业内存在大量争论,对混合动力的地位、作用等,皆有不同甚至相去甚远的观点。此前,业内曾广泛争论过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尽管这种争论一直没有停止,但是增程式电动汽车已经广为车企接受。
与业内争论不断相比,尽管混动技术被广大消费者接受,但是如果让消费者买单,则还需要一个过程。一些消费者曾算过一笔账,混动车型百公里耗油4L,同级别传统燃油车百公里耗油8L。如果私家车一年行驶距离不满2万公里,则购买传统燃油车的性价比更高,而如果消费者通勤路况良好,混动汽车的节能优势也并不显著。应该说,技术的领先并不一定造就市场的领先,这一点值得企业关注。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初期购买混动车型的消费者往往对产品的质量和调校并不满意。一些消费者向记者反映,某些品牌的混动车型在行驶中顿挫感比较严重,节油性能也不突出,一些关键零部件还出现了损坏和难以更换的问题。据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一些品牌的混动车型技术和结构过于复杂,派生出来的驾驶模式过多,而差别并不大。初期产品的不完美或者具有较多瑕疵,让很多消费者的用车体验相对较差,对后续新产品的推出产生不利影响。有业内人士指出,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应该越简单越好,以更少的驾驶模式适应更为广泛的路况。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混合动力系统是为将来氢能源汽车做技术储备,也是氢能源汽车必须迈过的一道坎,企业应该投入大量精力攻关技术难题。
市场决定技术走向
“当前技术条件下,混合动力是能较好兼顾油耗、排放等法规要求和消费需求的一种方式。”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姚春德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纯电动汽车具有零排放的优势,但是内燃机的替代不可能一蹴而就,内燃机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就被取代,面对排放、油耗等法规要求,混合动力是帮助内燃机达标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时,相较于纯电动汽车受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慢等方面的制约,混合动力汽车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在混合动力发展过程中,不同企业也会根据自身的技术特点和市场定位,选择不同的技术路径。目前看,普通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甚至增程式都各有特点,在不同的细分领域有不同的市场。面向更低油耗和排放的目标,这些不同技术路径也会有不同的生存空间。
奕森科技创始人、华涧新能源联合创始人辛军也强调,在没有补贴的市场化进程后,消费选择是一种技术路线发展的最终裁判。消费者会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的技术路线产品,在这个过程中,坚持不同技术路线的企业也会面临不同的发展格局。从目前的发展看,一般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技术产品都表现的很不错,一时之间很难分出胜负,“不是企业想做哪种路线就可以做的,而是看消费者喜欢什么。”辛军说。
尽管在不同技术路线产品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有不同声音出现,在某一个细分领域,如油耗更低、动力更强、使用更方便等方面争论某种技术路线产品的优劣,但主流层面已经达成基本共识:面向节能减排的行业需求,各种技术路线都需要不断探索,在市场竞争中不断优化,多元化发展,才能创造混合动力技术和产品更强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