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9日
TataElxsi2025年01月09日
瑞萨2025年01月09日
Creaform2025年01月09日
CES20252025年01月09日
PTC
2025年01月08日
伏能士
2025年01月07日
Mendix 低代码平台
2025年01月06日
达索
2025年01月06日
海克斯康
2025年01月09日
宜科
2025年01月09日
梅卡曼德
2025年01月09日
堡盟
2025年01月08日
瓦尔特
2025年01月07日
新思科技
智慧城市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方向,也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高级阶段。通过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双智城市”试点工作成为探索汽车产业转型、城市功能提升的新举措。
截至目前,16个试点城市围绕工作机制、试点模式、应用示范、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为其他城市推进车城协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参考。然而,业内专家在谈到“双智”城市建设时,不约而同地都提到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在缺乏顶层设计以及标准体系指引的当下,很难取得更进一步的显著成果。
“‘双智’城市目前主要面临建设与运维两方面挑战,而在建设方面,我们缺乏统一顶层战略规划设计以及统一的标准与技术路线共识。”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首席教授马春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亟需多方协作,进行系统工程研究,促进“双智”城市的下一步发展。
顶层设计是核心竞争力
如何结合国家双智城市试点和要求,做出适合当地发展且有特色的双智城市示范,顶层设计显得格外重要。云熵三元科创产业发展集团总裁张建纲指出,在“双智城市”建设中,各城市都有自己的实践路径。但具体分析后发现,即便是面对同样的要求,有的城市做得好,有的城市则受到了批评。
背后的原因显而易见,只要在开始建设前做好顶层设计,上下一心、共同推进,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优化,就能取得成绩。与之相反,照搬要求,没有结合城市自身的实际情况形成清晰的实践路径,要么无从下手,脚踩西瓜皮,遛到哪里算哪里;要么大而化之,做了许多表面文章,交差了事。“出彩的顶层设计,扎实的底层逻辑,务实的执行落地,才是’双智’城市持久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张建纲如是强调。
中国信通院西部分院发布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路径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也将“缺少统筹规划”纳入当前各城市在实际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之一。《研究》认为,车城协同发展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在实践中需要产业管理部门、城市管理部门等多部门协同。由于部分城市尚未形成明确的工作机制,车城协同发展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存在责任归口不清晰、跨部门统筹调度难度大、建设内容重复等问题,进一步导致了政策法规和标准工作的不统一、不配套、不关联,部门间数据和设备也无法做到互通互用,难以满足多主体的多层次需求,“烟囱效应”较为普遍。
“由于各管理部门之间的联通和协同仍处于探索阶段,这导致‘双智’城市在顶层设计上缺乏系统性,从而使得不少城市建设处于尴尬境地,既找不到政策的依据和成功的案例或样板,又得走政策导向型发展路径。”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羽直言,现实就是,尽管提出了“双智”城市的理论和概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依旧“路归路,车归车”。
亟待开展车城融合
虽然许多业内人士在谈论“双智”城市建设工作时,都会提及标准体系这一问题,但必须承认的是,当前国内的多个“双智”城市的确在标准化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发布及立项在编的双智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及地方标准超过200项,包括终端设备等路侧单元类、智慧综合杆等路测设施类、道路测试类、智慧停车和智慧社区应用类等,逐步形成了匹配地方特色的建设标准与规范。例如北京重点围绕示范区“车、路、云、网、图、安全”全维度构建标准体系框架,参编了《智慧城市智慧多功能杆服务功能与运行管理规范》等多项标准;上海从应用场景出发,以提升与数字新基建融为一体的安全设施和服务能力为目的,牵头完成《自动驾驶出租汽车车辆运营要求》等多项“双智”标准;广州侧重数据、测试、运营等方面,立项《基于智慧灯杆的道路车辆数据接口技术规范》等多项标准。
不过,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坦言,已发布的标准或侧重于规范智慧城市建设,或侧重于规范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缺少融合领域的协同性标准,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车城融合领域标准化工作亟待开展。此外,各地开展的标准化工作相对离散,不利于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实现系统互联互通与耦合协同,所以尽快出台车端和城端协同的标准体系,也是“双智”城市建设的下一步任务与挑战。
“‘双智’城市建设不仅缺乏关键的核心技术标准,也亟需完善系统的检验验证和测试评价体系。”王羽指出,这导致了当前“双智”城市的发展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难以开展商业化、成熟化和可持续的运营。
健全协同机制 构建标准体系
“双智”试点是打造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创新高地新标准、新技术、新模式的“试验田”,如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双智”实践样板和示范标杆,探索协同机制与标准体系的搭建,无疑成为下一步的重点工作。
对此,《研究》建议,关于顶层设计方面,需建立健全部门协同机制。汽车与城市、交通、通信、能源、环境的协同发展涉及多个部门,可考虑组建车城协同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同时加强部门间政策措施的衔接,建议相关部门联合出台车城协同发展相关政策文件,特别要从关键技术、配套设施、信息安全、法规标准以及产业化、市场化的具体路径等诸多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全面指导城市开展车城协同发展各项工作;而关于标准工作,建议地方加强与国家主管部门以及不同试点城市之间的交流,着力推进面向应用场景的标准化工作,建立路侧感知与计算系统等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要求与测试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匹配平台数据服务于智能网联汽车的需求,应推动市级统一的数据集、交互规范等车城网平台标准文件制定,统一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企业数据交互标准及规范,推动传感器、计算平台、算法等不同协同要素间接口标准化。
“顶层设计在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结合国家宏观政策,切实考虑地方实际需求,综合衡量包括平台目标、数据主权、关键技术、法制环境、实现功能等各个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清研集团文化创意研究部研究员李姝敏建议,加强顶层设计要求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各部门要建立并执行统一的建设标准、管理方式以及处理办法。可由数字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由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负责数据资源建设、应用等管理工作,构建“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大数据中心+大数据发展研究院+政府国有公司+大数据产业园”五位一体工作架构是目前十分具有借鉴意义的模式。“相信通过这种基本模型结合地区现状进行合理规划,方便打通后续智慧城市建设的各个重要节点。”李姝敏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