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当前位置:首页 新能源技术 正文
距离华为“亲自造车”,还有8个月时间?
转载 :  zaoche168.com   2023年02月10日

20201026日,华为一份内部文件中写道:“华为绝不造车”。尽管近年来关于华为是否下场造车一事争论不断,但华为内部似乎一直强调,谁提造车,那么谁就“卷铺滚蛋”。

网上公布的这份文件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签发的【2018139号华为EMT决议。值得一提的是,在声明末段处标明“本文从发文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3年”。那么似乎意味着,如今距离这份文件所承诺的时间还剩8个多月,不造车这个“枷锁”马上就可以脱下来。         

如今华为有两个选择,要么继续帮车企造好车,要么自己亲自下场造车。对于这两种选择,不少网友表示后者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因为在春节刚过不久,华为就发生了高层人事变动,需要注意的是,此次变动的还是华为智能汽车业务板块业。         

近日有多家媒体报道称,华为车BUCOO王军被停职,虽然华为官方目前还未对此事做出回应,但是随着“王军停职”的消息越多,大家认为华为造车的概率也变得更大,因为余承东将独掌华为智能车业务。

相信有人看到这里会产生疑问, BU 是啥?王军和余承东之间又有什么关联?今天我们一起来搞清楚华为的造车体系。         

华为的路线,余承东走对了?         

对于华为汽车业有所了解的朋友们都知道,华为的定位是:“不造车,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在此背景下华为成立了汽车部门——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该部门属于华为的一级部门,由王军担任总裁,最高负责人则是徐直军。         

那么如何才能帮助车企卖好每一辆车?华为针对于此推出了三种商业模式:第一种是作为零部件供应商,以传统Tier 1Tier2的身份向整车企业售卖零部件和技术方案;第二种是智选车模式;而第三种则是HI模式,不难看出华为主要负责制造“躯体”。

在华为成立了华为车BU两年后,2021年,华为任命余承东担任“华为车BU CEO”,而王军转任COO兼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换句话说HI模式生产线将由王军负责,而余承东则主要负责智选车模式。         

在行业看来,HI模式和智选车模式与车企之间的合作形式大致相同,与其说这是两种商业模式,反观给人的感觉更像是王军和余承东之间的竞争。         

话说这两条路本质上都是按着当初任正非的 “ 设定 ”,但是具体来看HI模式是研发比较高智能化的辅助驾驶功能,让车企拿着这些卖点自己卖车,只是联合参与方;而智选模式则是选择研发智能座舱,在华为门店帮车企卖产品,细节上还是有着一定的差异化。         

具有差异的地方不仅是在模式上。在成立三年多以来,HI模式先后签下三家车企,分别是北汽极狐、长安阿维塔以及广汽,可惜的是HI模式近年来并没有太出彩的地方。我们这里拿个例子来说,首个合作车型极狐阿尔法S去年整年的平均月销量不理想,Hi版的销量更是屈指可数。

在这一模式下,华为只能算是车厂的深度合作伙伴,不是品牌的主导方,并没有注入过多的灵魂和投入销售方面的对策,这样下来的感觉便是与华为无关了,最终两者难以形成全面融合局面。反观,智选车模式与华为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而问界之所以发展这么顺利,当然除了余承东的营销功底之外,还是归功于产品力够硬。         

智选模式在余承东的主导下,通过华为手机的品牌影响力和门店销售渠道,以及推出了功能强大的鸿蒙车机系统作用下,确实比起HI模式的智能驾驶系统更有优势,更有卖点。         

无可否认,车机系统是一个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就能获得消费者们的支持。而事实也证明,极狐汽车在2022年总销量成绩不太理想,而2022AITO品牌却卖了超7.5万辆车,经过市场检验之后,余承东主导的智选模式似乎更能达到华为智能汽车的要求。


独掌智能汽车业务,华为真会下场造车?         

内部的因素聊完,这里话又说回来,倘若王军停职一事成定局,换句话说余承东独掌智能汽车业务,华为亲自下场造车的机率会十分大,因为分析下来有这几个理由:         

第一点,华为的压力。大家都知道华为的主营业务分别是云计算、手机、电脑、运营商业务等,近日根据外媒消息透露,美国正准备对华为全面断供,将停止向华为出口大多数产品的许可证,包括Wi-Fi 6Wi-Fi 7、云计算产品等多产品都列入黑名单之中,这样的操作无疑对华为产生巨大影响,也将备受压力。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从市场研究机构公布的最新数据来看,2022年全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这种困局让手机行业进入了寒冬,不难看出手机厂商都在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在这个背景下华为同样亦受到了影响。

从华为发布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绩来看,2022年上半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301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5.8%,所以踏入一个全新的行业或许是一个突破点。

第二点,余承东一直想做华为汽车,但一直被否认。虽然华为曾多次强调不会下场造车,但在2021年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就曾透露:“余承东他想造车”。即便是余承东造车的意愿很大,但是只有他自己投赞成票,余承东最终也只能接受结果。         

目前,关于王军的停职具体情况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余承东的话语权将会得到增加,下一步是否选择亲自下场造车,这会是一个充满未知的旅程。

第三点,站在风口上。众所周知,目前开云全站app官方版苹果下载 市场一片大好,2022年我国开云全站app官方版苹果下载 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         

在这样的新能源盛世当中,华为无疑就是站在风口上。可以看到,如今近年来不少跨界企业也投身行业当中,其中作为华为的竞争对手小米、魅族等也手机品牌在列。近日一则关于小米汽车设计文件泄密一事,引起了汽车行业的强烈关注,由此可见,在竞争对手一拥而上的情况下,三年之约将至,造车的梦很大可能将会启航。


“华为造车”真会一帆风顺吗?         

当然,目前除了手机业的压力非常大之外,在多项业务中华为亦面临严峻挑战。记得任正非之前就表示过,要让寒气传递给每一个人,不盈利的业务要砍掉,当然这里头也包括汽车业。         

虽然,不少人认为造车大权集中到余承东手里是一件好事,但实际上AITO问界混得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好,尤其是目前在国内市场而言。面对理想、蔚来、小鹏这样的头部造车新势力所带来的压力之外,还有不少跨界选手的加入,竞争还是十分激烈的。

关键我们不要忘记了,除了国内一众对手之外,还有近日启动“降价潮”的特斯拉。其抢占市场份额的目标很明显,虽然AITO问界也加入到降价潮大军中,但是实际来看AITO问界1月公布的销量数据仅4475台;而且赛力斯在2022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净利润预计亏损 35-39.5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为18.24亿元,“流血”问题的不断。         

换句话就是说,即便是AITO问界加入了降价潮大军,但距离自己想要的目标依然有一段路,鉴于目前非常内卷的新能源市场,即便是亲自下场造车,余承东所面临的难题亦不会小。


写在最后         

一直以来,循途守辙从来都不是华为的答卷。从昔日决定不再做手机到如今的的街知巷闻;从表态不做电视却改变了电视行业等例子,华为总是不断“自食其言”。如今距离这份文件所承诺的时间还剩8个多月的时间,最终华为承诺的不造车诺言是否要被打破?我们交留时间去说吧。

品牌社区
—— 造车工艺 ——
—— 数字化制造 ——
—— 智能驾驶 ——
—— 新能源技术 ——
—— 机器人技术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