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9日
TataElxsi2025年01月09日
瑞萨2025年01月09日
Creaform2025年01月09日
CES20252025年01月09日
PTC
2025年01月08日
伏能士
2025年01月07日
Mendix 低代码平台
2025年01月06日
达索
2025年01月06日
海克斯康
2025年01月09日
宜科
2025年01月09日
梅卡曼德
2025年01月09日
堡盟
2025年01月08日
瓦尔特
2025年01月07日
新思科技
去年对于英菲尼迪来说无疑是成功的,在2010年,英菲尼迪不仅将全系车型引入到国内市场,销量也由2009年的5000辆上升至去年的1.1万辆。
对于今年,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川北刚史和英菲尼迪中国事业总部总经理吕征宇已经许诺,不仅经销店数量将翻番达到50家,销量也希望在去年的基础上最低实现超过100%的增长目标。
两大目标期待翻番
在日系三大高档车品牌中,英菲尼迪的发展呈前低后高之势,而且其前景被业内人士看好。2007年,英菲尼迪进入中国,或许是消费者对其早期引入车型不十分认同,销量增速没有达到预期。经过一段时间沉淀后,英菲尼迪的品牌发展思路更贴近国内的市场需求,车型频繁推陈出新。近两年来,英菲尼迪在国内的销量、品牌认知度等方面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川北刚史告诉记者,英菲尼迪去年的销量达到了1.1万辆,是2009年销量的两倍多,他认为最大的原因首先是因为2010年年初的时候,英菲尼迪及时引入了2.5L排量的车型,G25和EX25这两款车型满足了更多消费者的需求,更丰富的产品线为销量提升贡献很大。
“此外,英菲尼迪通过品牌知名度建设,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和喜欢上了这个品牌,而经销商网络的不断拓展,则让更多消费者体验到我们的产品,这些因素都大大提升了我们的销量。”川北刚史说。
对于2011年,吕征宇认为,去年9月份上市的QX和英菲尼迪M系列极大丰富了产品线,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为英菲尼迪带来了新的订单。随着产品的进一步丰富,以及更多经销店的开业,今年的销售情况还会更好,英菲尼迪2011年预期最低要实现超过100%的增长目标。
据悉,2010年英菲尼迪的年度增长率在137%左右,全行业豪华车的增长大概是66%左右。
不过,随着销量的快速提升,川北刚史意识到了经销店数量的不足。他将拓展经销商网络作为了今年最重要的事情。川北刚史认为,英菲尼迪目前在全国拥有25家授权的经销店,事实上25家经销店不足以满足全国豪华车消费者的需求,有很多的重要城市还有空白点,所以扩大经销商网络,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的依次布局,这是接下来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争取每一个省份都有经销商的网点,有布局完整、合理的经销商网络是实现更好销量的基础。
“我觉得至少有100家的经销店才能满足英菲尼迪的发展需求,不过什么时候达到100家,我没有特别具体的要求,也许3-5年内,英菲尼迪需要拥有100家的经销店来支持中国的发展。”川北刚史说。
中国已成第二大市场
“得益于经济的复苏,去年英菲尼迪在中国的销量达到1.1万辆,虽然与北美市场的10万辆仍有差距,但中国已经是英菲尼迪全球第二大市场了。而从增长的速度来讲,还是中国的增速快。”采访中,川北刚史说。
据了解,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了英菲尼迪全球战略的核心,英菲尼迪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对于品牌本身乃至日产“GT2012”五年事业计划的顺利实现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0年的7月,为了顺应中国豪华车市场的持续增长,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进口车事业部调整为英菲尼迪中国事业总部,更直接地接受英菲尼迪全球事业部的管理,这标志着英菲尼迪将更加专注于在中国的业务发展。
去年,随着英菲尼迪全尺寸SUV QX56和轿车M37/25的上市,包括跑车型SUV FX系列、运动型豪华座驾G系列G37硬顶敞篷跑车、G37双门跑车、G37及G25运动型豪华轿车以及跑车型Crossover EX35、EX25在内的英菲尼迪旗下全部车型已经引进到中国,充分满足了中国豪华车消费者对于产品日益细分的多样化需求。
销量的增长肯定离不开品牌的提升,为了提升品牌影响力,英菲尼迪在去年的第八届广州车展上发布了精英车主俱乐部——“菲凡社”,其具有非凡影响力的尊贵车主代表准确地呈现出英菲尼迪车主的精英影响,向公众传递英菲尼迪灵感、优雅、力量的品牌精神和当代风尚生活的态度。
对未来发展的预期,川北刚史认为,因为整个豪华车市场增速是惊人的,不是一两个品牌的增长,所有的品牌都在增长,这么快速的增长,不太可能延续到今年,2011年会继续增长,但是在速度上将有所减弱。
谈到对2011年的销量预期,川北刚史说:“就市场份额而言,英菲尼迪全球CEO对我们的要求是希望在中国的豪华车市场当中达到10%的市场份额,希望有了良好的经销商网络、车型产品以后,英菲尼迪能够尽快地实现10%市场份额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