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IANews微官网
    扫描二维码 进入微官网
    IIANews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
    移动客户端
  • English
IMS2024中国智能制造发展论坛线下报名

从“充时代”到“电时代”,充换电行业直面成长新课题

  2022年10月14日  

今年以来,国内 私人消费渗透率快速提升,行业进入政策与市场双驱动的新阶段。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8月, 产销分别达到397万辆和386万辆,渗透率达22.9%。有行业人士指出,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已进入“下半场”时间。其中的一个表现就在于,作为产业链下游的一端,充换电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在聚焦新模式、解决新问题。日前,2022第八届中国国际电动汽车充换电产业大会在常州举行,行业人士的声音更是凸显了当下这一领域的种种新发展和新挑战。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指出, 变革包括三场“革命”,除电动化、智能化外,充换电行业正在经历能源低碳化革命。《中国汽车报》记者获悉,现阶段,慢充、快充、换电、无线充电等 补能方式正迎来新一轮的发展;车网融合、V2G等新技术成为相关部门下一步的工作重点;除充电运营商外,车企正慢慢走上“舞台”,改变整个产业生态。


关注技术发展新趋势
创新探索运营新模式

据了解,“十三五”时期,我国 充电基础设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充电技术、设施规模、标准体系、产业生态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28月,我国 保有量突破1000万辆,充电设施达431万台,充电场站达9.74万座,换电站保有量达1685座,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京广高速、京沪高速等地区形成了充电服务网络。

从宏观层面来看, 充换电行业已告别初期发展阶段。特来电副总裁、总工程师、首席科学家龚成明认为,2015年至今,可总结为以“桩”来满足充电需要的阶段,这一“充时代”即将结束;随着今年国内 保有量达到1000万辆,充电网+微电网+储能网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新载体,从而开启“电时代”;当2025年国内 保有量达到5000万辆时,行业将迎来以“站+终端”为链路、充电网深度链接车-电池-能源-用户的“网时代”。

不过,目前我国 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处于局部盈利、整体亏损的经营状态。为打破僵局,企业正在创新、探索运营模式,从而催生了多种新技术应用。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以下简称“充电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表示,未来商业模式将主导充电技术发展,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市场会同时存在多种商业模式。比如,车桩一体、有序充电、充电设施+互联网+绿电交易、移动能源互联网、大数据价值深度挖掘等。

欧阳明高提出, 慢充、快充和换电领域都出现了一系列与技术发展相关的新趋势和新问题。比如,要解决慢充的有序充电问题,以缓解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冲击;为了实现北方地区低温条件下的快速充电问题,必须实现快速加热,需达到每分钟68℃的速度,这正是近期的技术发展趋势;换电面临发展机遇期,但标准、系统、换电站的布局和电池的全链条自动化管理技术,都是需要关注的行业趋势。

“行业依托充电基础设施搭建起一个立体、多元化的服务体系,需要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提供不同的技术解决方案。”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标准化管理中心主任、能源行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刘永东表示,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充电效率、保障充电安全、提升充电体验、改善智能运维等将是重要的发展方向。据悉,该机构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包括交流探讨车网互动技术与产业化,加强与需求侧管理、虚拟电厂、电力市场、微电网、能源互联网间的协同;开展充电设施产业质量检测认证,推动运营商采信,开展车桩兼容一致性评价;会同充电标委会加强充换电标准宣贯,完善充电设施标准等。


大功率充电方兴未艾
需理性发展标准支撑

此前,在中电联的牵头下,由中国主导的首个全球 超级充电标准ChaoJi”正式发布,其支持大功率充电、向前兼容、更加安全、更具扩展性。记者了解到,大功率充电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涉及车辆和电池、接口组件、充电系统和通信协议、检测技术的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国内外主流车企大多采用800V高压平台技术路线。

有研究显示,根据对超充、快充、换电的模型计算,无论采用哪一种补能方式, 都比传统燃油车更具经济性优势。其中,换电优势更大,超充次之,快充成本最高。广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能源科技”)总经理刘朝阳表示,大功率超级充电标准的统一,将提升充电场站的建设速度,促进高压平台车型的推广。

今年以来,多家车企密集推出超充车型。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王芳指出, 充电是一个跨产业链的领域,涉及充电基础设施、充电系统、充电连接装置以及整车和电池,每个板块又牵扯与充电兼容性和安全性相关的要素。因此,不能忽视供电网电能质量,对 充电的影响。行业出现了发展大功率充电的诉求,但同时应注意以健康、理性的心态,提供合理的充电功率和充电倍率。

王芳介绍称, 大功率充电时,电池有可能发生无序反应,继而带来浓差极化、反应极化、欧姆极化等一系列极化反应。这种不可逆的极化,将导致电池界面稳定性下降,材料结构劣化积累。据悉,目前行业对电池快充采取全生命周期内的电--力多维度评价,包括环境适应、电网适应、充电效率、循环寿命、充电产热等。对于大功率充电而言,“快”只是一个表象,企业一定要考虑在全生命周期内,满足电动汽车需求的合理功率充电策略。

刘永东也提到,实现大功率充电,液冷技术非常重要。事实上,液冷并非新技术,在多个行业已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电动汽车大功率充电的发展,液冷技术的应用变得尤其必要。据介绍,前不久,相关部门刚刚审核了超级充电的相关标准,对液冷的相关材料、温度鉴定等一系列测试方法提出要求,以为液冷充电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指标。


换电模式不断升温
重卡换电高速发展

927日,上汽集团旗下高阶智能纯电动品牌飞凡汽车发布了新车型R7,成为首款全系支持换电的车型。如今,越来越多的车企布局换电“赛道”。不过,由于目前换电还没有统一的标准,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未来需要逐步实现厂家共用换电站模式。

在乘用车换电热度升温的同时,重卡换电也迎来“风口”。据中国电动重卡换电产业促进联盟秘书长李立国介绍,截止到20226月,国内换电重卡累计达到368款,牵引车和自卸车是主要车型,且数量呈上升趋势。2022年前6个月,国内新能源重卡行业累计销量为10120辆,其中换电重卡销量达到4887辆,占比48.29%。车企正在大力推广重卡换电车型,已从最初的探索期进入被市场认可的高速发展期。

李立国提到,去年在内蒙古调研与运输车队的老板交流时,对方问了很多问题。而今年他们只关心:谁建换电站,何时能建成?从中可以看出,运输车队去年试用了五六个厂家的车型后,对换电重卡的能耗和运输效率比较满意。

李立国表示,重卡换电未来三五年可达到千亿元的市场规模。目前,多地政府正在通过市场招商的方式,吸引换电产业生态中的企业在当地落户。

本届大会上,《2021年度中国电动汽车换电生态发展白皮书》同期发布。仝宗旗在发布活动上表示,重卡换电站的建设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发展得非常快。与私家车不同,重卡是生产资料,应用场景相对封闭,推广换电有特殊的优势。行业应尽快完善政策、制定标准、提升技术,推动换电重卡的发展。据悉,今年年底,充电联盟将启动《2022年度中国电动汽车换电生态发展白皮书》的编制工作。


车企加大布局或成主力
运营商深耕细作塑品牌

对于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发展,仝宗旗建议,应围绕需求构建分领域、按场景、充换结合的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提升充换电设施运维服务质量,加强安全监管;构建综合能源服务体系,推动能源行业转型升级,助力碳中和;促进信息互通互联,形成能源补给“一张网”;加强技术创新,完善标准体系,提高充换电设施网络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多业态融合共建,创新商业模式,打造充换电服务生态。

仝宗旗认为,车企将成为充电桩建设以及推广换电的主力之一。我国 充电基础设施起步与国外不同,主要由充电运营商主导建设(国外大多由车企投资建设),逐渐发展为车企、互联网企业、房地产企业等参与建设运营。随着 市场的增长,为提升自家品牌车型的销量,车企将逐渐加大充电网络建设。

刘朝阳表示,车企作为 产业的链主,掌握了充换电技术发展的方向,知道用户需求是什么,可与大功率换电车型的销售做好配合,有步骤地协同建站,带动行业发展。据悉,针对未来的能源补给多元化场景,广汽能源科技在充电、换电、储能、电池回收等方面,进行了业务生态布局。

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郑隽一介绍称,星星充电正朝着智能化、数字化、标准化三个方向发展。基于对品牌建设的探索,除了星星充电,“美丽充”商标将开始呈现在消费者面前。

据了解,美丽充是星星充电打造的第一个酒店类的充电站品牌,接下来有可能会形成更大的品牌矩阵。此外,星星充电还构建了供应链生态,以充分为设备智能化部分赋能并提供保障,投资的企业范围覆盖电源模块领域、工业级MCU、设备自动化等。除核心业务充电外,星星充电也在光伏系统、储能系统、电力交易探索等方面有所涉猎。

另据获悉, 充换电行业还迎来以下可喜的变化。首先,各省市区将逐步完善细化政策,聚焦解决居民区、城市公共、高速公路等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目前,多地新发布的政策主要是推动居民区充电桩建设,加强充换电设施安全监管,充换电设施补贴等。其次,奖补政策将更具有倾向性,向保障类充换电设施倾斜,同时开始朝着扶优扶强方向演变。再次,安全监管将成为“十四五”期间充换电基础设施相关政策关注的重点方向,范围延伸至居民区充电桩。


行业声音

“目前, 投等也开始进场,甚至充换电市场呈现爆发式在当地市场的占有率中增长。除国家电网、南名列前茅。方电网、特来电、星星充未来,将有更多其他电等运营企业外,车企、产业的资本进入这一领能源企业也陆续入局,域。充换电市场空间大,甚至很多做充电桩设投资机会多,投资热度高备、充电模块的企业也涨。只要有合适的商业模改做运营。由于充换电式、给力的地方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地域性等条件,行业完全可以把特征突出,各地有国资 充换电这件事背景的企业如城投、建做好。”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

“几年前,我们曾与车企探讨开发一款换电车型,但对方不太感兴趣,认为改动底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现在,主动开发换电车型的车企越来越多,它们甚至开始布局换电站、生产换电站设备等。这些都是 充换电行业正在发生的变化。

不过,企业布局换电不仅要找准客户的需求场景,还应以市场为导向,更重要的是实现盈利,否则就走不远。从某种意义上说,政策对于换电行业的发展很关键。目前,优品车集团的产品覆盖新能源乘用车、重卡、城配物流车、无人车的换电站全产品线,使用场景包括城市客货运及矿山、港口、干线物流市场等。换电行业现阶段主要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换电设备的锁止问题;二是动力电池的标准问题;三是后续发展的资金问题。

——优品车集团副总裁贾凤勇

“在 充换电的整个产业链条中,用到芯片的公司几乎都与德州仪器(TI)有或多或少的合作。我们对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用于充电桩领域的芯片产品,未来在整个半导体行业中的占比将不断提高。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充电过程更安全,充电桩的运维更智能,从而使其发挥最大效能,还可及早诊断故障。TI向市场供应充电桩最核心的零部件——控制器,最新的MCU成本几乎是此前产品的一半,而且还有降本的潜力。除了核心控制器,TI也做充电桩周边的模拟器件,为充电桩行业带来更大的降本空间,助其获得更大的整体收益。”

——德州仪器(TI)中国北区技术经理付杨

“巨湾技研作为一家动力电池新势力,具备的核心技术是极速充电。未来,极速快充将助推 产业升级发展。我们将以电池技术的突破,引领充电行业的发展,继而推动整个 产业的发展。作为TO B的电池供应商,巨湾技研分别链接车企端和充电端。我们通过极速快充技术,激活与之关联的充电生态。现在,超充电池技术已经面世,需要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此前,巨湾技研与特来电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超充站。当产业链上下游各方对技术发展方向形成共识,协同打造超充生态,充电运营商就需要提前布局以实现充电基础设施的匹配。对于车企来说,从规划研发一款车型到上市销售可能需要一两年时间,基于目前的成本水平和技术路线,应尽早布局急速充电车型。”

——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充电事业部总经理彭文科

最新视频
为自动化未来而生:魏德米勒SNAP IN鼠笼式联接技术   
“EurekaCloud”自动仿真数控程序   
魏德米勒30周年
剑维软件-重构传统人机界面(HMI)
《边缘计算助推IT/OT融合,加速共享数字计划》白皮书
施耐德电气:中压配电和电网自动化
大族机器人
专题报道
第三届EESA储能展
第三届EESA储能展为加快适应储能规模化发展的步伐,促进储能行业进一步良性发展,共促新能源产业的融合,第三届EESA储能展将于2024年9月2-4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企业通讯
图尔克智能数据解决方案
图尔克智能数据解决方案

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和工业数字化转型是机器和设备制造商以及像图尔克这样的自动化专家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同样关注的三大趋势。在

魏德米勒开放式自动化平台u-OS
魏德米勒开放式自动化平台u-OS

作为工业物联网领域的重要供应商,魏德米勒持续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满足工业环境下的各种

在线会议

社区

ABB 菲尼克斯电气 威图 三菱电机社区 西门子社区 罗克韦尔自动化社区 恩德斯豪斯自动化
施耐德电气 图尔克 伊玛 欧姆龙 巴鲁夫 魏德米勒 唯恩电气
西克 堡盟 ifm 纳博特斯克 万可 凯本隆 山洋电气
施迈赛 皮尔磁 菲力尔 浩亭 劳易测 伦茨 英威腾
海格电气 威琅电气 VEGA 康耐视 item 仙工智能 KUKA
ODU 雄克社区 天机机器人 倍福 MiR 海康机器人 优傲机器人
SRT软体机器人 灵动科技 科尔摩根 快仓智能 ATI 艾利特机器人 安歌科技
大族机器人 奥托尼克斯 研祥金码 雷尼绍 Nidec CT FDT 威强电
霍尼韦尔 迦智科技 Basler社区 史陶比尔连接器 湾测 节卡机器人 研祥智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