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底下不长草,还是大树底下好乘凉?在互联网狂奔的时代,这句话往往用来描述行业巨头和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要么在资源、客户渠道、创新实力等全方位碾压下,被市场逐渐淘汰;要么以收购等方式搭上发展快车,同时被深度绑定,失去主导。而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绿色智能制造创赢计划”呈现了大公司与中小企业之间的第三种状态:融合创新。
数字化转型的竞争力不仅看谁离制造业更近一点,也需要看谁具有更多的IT(互联网技术),DT(数据分析技术),CT(通讯技术),OT(实操技术)基因。对于一家公司而言,业务版图扩张再广也难以覆盖每一个细分领域、每一个细分场景。更何况大公司也有大公司的烦恼,例如,对于市场变化的灵敏性,对于创新的敏捷性可能会存在一种钝感,大体量下的增长也往往需要更强劲的引擎。“共创共赢”的生态圈则可以通过融合创新拓展业务和需求的边界,为中小企业赋能,让大象跳舞。
“数字化的一侧是工业用户的迫切需求,一侧是应运而生的创新技术。”在施耐德电气工业自动化业务中国区数字化生态圈负责人蔡婷婷看来,如果搭建起一个平台或桥梁,从政、产、学、研、用及金融等维度进行融合创新,实现共赢共生,对于企业无疑是促进创新、构建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
升级迭代 全新出发
3月29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和施耐德电气共同主办的“绿色智能制造创赢计划”第三季正式启动。
本季创赢计划仍延续了之前的联创思路,即第一步,通过前期需求调研,施耐德电气联合专家及客户合作伙伴,围绕“低碳数字化转型”两大诉求,筛选出6+1个应用场景;第二步围绕场景招募筛选出有技术能力的中小企业;;最终进入创赢计划加速营的企业,将接受由施耐德电气及合作伙伴提供的专业培训,及产品、平台资源,完成PoC构建和验证。通过客户验证的方案,可借助施耐德电气及合作伙伴广阔的市场渠道进行快速复制推广,高效触达潜在客户。
从第二季开始,工信部国合中心作为主办方参与到“绿色智能制造创赢计划”中来。在第三季启动仪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副主任李毅锴表示:“尽管受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疫情影响,中小企业作为支撑经济发展最活跃的主体和创新活动的主力军,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国家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从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坚持纾困和培优两手抓,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方面,出台了若干惠企政策。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国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的主管部门,也在不断加大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强化优质企业培育,引导广大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促进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
新旅途的新变化
施耐德电气工业自动化业务中国区数字化生态圈负责人蔡婷婷,介绍2022绿色智能制造创赢计划重点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前两季的经验与反馈,今年的创赢计划在流程及细节上增加了新的探索与元素。“双营并举”是本季最明显的变化之一。除了新合作伙伴的加入,创赢计划还将邀请上一季总决赛期间与施耐德电气成功签订联合方案合作协议的企业继续参加——加速营聚焦0到1的孵化阶段,成长营侧重既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加强对中小企业持续扶持。
第二个变化是成立绿色智能制造技术融合创新专家委员会。在“两化”融合过程中,如果没有技术的打通,商务层面或者商业模式上的很多话题可能都会变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专家委员会一方面给联创方案过程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也围绕客户实际需求提出技术融合创新的思路和领域,为后期的联创方向指明方向。
创赢计划邀请亚马逊云科技、中科创达等几家合作伙伴共同举办,让该活动在企业间形成联动,并在多个企业圈形成无边界的培训分享和共创模式。此外,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创赢计划外延的同时,施耐德电气也向内加强内部创新文化的塑造,并拟围绕该话题建立创新点子激励项目,以驱动未来持续的创新。
从1到N,创赢计划中学什么
在2021年创赢计划中摘得桂冠的辉度智能、与精位科技和悠桦林是今年创赢计划成长营首批确认的成员。从心存疑虑尝试接受创赢计划的命题式挑战,到主动推进和探索方案落地的更多可能,他们尝到了生态共创的甜头。
借助施耐德电气的资源支持,“有机会接触到国内领先企业并深入了解客户场景”,以及无心插柳地让“公司开辟出新的行业,进入新的业务赛道”,是创赢计划为他们带来的最直观收获。而通过与大公司的长期接触,通过与导师,项目团队以及客户并肩作战,施耐德电气在企业文化,管理能力,技术创新,需求对接等方面的软实力,也给初创公司带来很多启发和提升,而这些正是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最需要补的课。
对中小型初创企业来说,从0到1的孵化过程固然关键,而从难度和重要性上看,联创方案如何落地的意义更胜一筹。“从0到1的难点更多体现在技术层面,方案打造出来之后真正落地的过程,则需要技术,市场推广,销售,商务等各个环节的紧密契合。”蔡婷婷认为这也是今年创赢计划设立成长营的出发点。
众所周知,在工业场景做项目可能相对容易,但是实施连续项目的难度却非常高,因为客户不同,场景不同,需求不同,与之对应的解决方案也会千差万别。成长营旨在通过联合生态圈伙伴,将去年的联创方案进行小规模的复制,从而打通绿色智能制造的“最后一公里”。
为实现这一目标,施耐德电气将从全链条的创新业务,产品化探索,虚拟团队建设三个维度进行推进。据蔡婷婷介绍,“每个计划落地的项目由项目经理为主线,串联起市场活动、销售、技术等全价值链条进行持续推进。每个进入到成长营的项目都会创建一个虚拟团队,将项目的协作分工落实到具体的角色上,以此提高项目的沟通,交互效率。”最终实现适用于工业需求场景的联创方案落地,帮助工业用户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降本增效以及可持续发展目标。
自2020年以来,“绿色智能制造创赢计划”已经为二十余家初创型企业提供技术和资源,涌现出了大量创新的工业技术和应用场景。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工业自动化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庞邢健在启动仪式上表示,随着数字技术与应用场景的融合进一步深入,当前的创新模式也正从一家企业的单点突破转变为生态系统的融合发展。“我们期待以绿色智能制造创赢计划为平台,通过联合生态圈伙伴,融合创新技术,为制造企业提供一系列可落地、可复用的联创解决方案,同时孵化出一批中小企业生态伙伴,让创新技术激发出工业场景生产力与效率的极大潜力。”
(IIANews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