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IANews微官网
    扫描二维码 进入微官网
    IIANews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
    移动客户端
  • English
IMS2024中国智能制造发展论坛线下报名
人物专访

新松机器人:我做国产机器人,我是老黄牛!

  2014年10月14日  

  在“十二五规划”中,高端制造业即机器人+智能制造,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这种政策支持,曲道奎又欢喜又惧怕——怕到时候一哄而上,但他对这个行业的增长显然信心满满,新松总部研发创新团队已达900多人,整装以待。

  “小心点儿,可别让它扎下来。”应笔者要求,曲道奎站在焊接机器人旁“合影”,不忘嘱咐旁边的操控人员小心调试。这位“机器人迷”对自己的杰作也充满敬畏。

  随后,这位新松机器人有限公司总裁,不知不觉就用了3个小时为我们激昂地畅谈机器人的发展前景。

  “机器人作为一场革命其实已经开始了,只是现在趋势愈发明显,现在谈机器人革命正逢其时。”他对记者说。

  迫然之选

  数字说明一切。2011年,世界机器人产业增长50%左右,作为中国最大的机器人生产企业,新松的增长超过了这一数字,达60%以上!而中国制造业,正成为机器人消费增长最快的新兴市场。诸如德国kuka机器人、日本川崎机器人等世界500强的机器人制造公司,近年来也将市场重点转到了中国,连abb公司都把自己的全球总部干脆搬到了中国!

  “机器人产业的日益强大,给制造业带来的绝对是一场革命,其意义可媲美‘工业革命’。”曲道奎肯定地说。在与机器人产业摸爬滚打20余年的时间里,他深刻地理解这种变化:机器人已经不是人们简单理解的一种产品或技术工具,实际上它的影响要深远得多,机器人改变的生产方式,不是单一的效率提高,而是带来制造业在模式、理念、技术多个层面的深层次变革。

  其实,对中国制造业来说,这种变革可谓“被动的”或者说是“亦步亦趋”的。

  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1959年出自美国实验室,1980年由日本企业开始批量生产。与之比邻的中国,也是在那之后不久开始使用机器人的。现在汽车业是中国制造业使用机器人最多的行业,而在1980年代末,最早使用的却是工程机械行业。当时正值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该行业大发展。

  “那时候焊接工人的工作环境太恶劣了,工作在又烫又热的大火炉里,更重要的是因为部件巨大,无法保证焊接质量。”曲道奎介绍说。看到国外同行开始使用机器人,中国企业也开始尝试。“不是自发的,是因为被产业竞争逼迫的。”

  而中国机器人制造行业也由此发轫,且是研究先行。当时,经历文革不久的中国,起初还未感知到一场机器人产业兴起的波澜。在“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院士的多方奔走之下,国家终于把机器人列入“863计划”(1986年3月制定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当时在沈阳自动化所学习的曲道奎,成为蒋新松(新松机器人就是为纪念他而命名的)开辟的机器人专业首批研究生。

  “那时候制造行业,把当时的工业机器人称作‘机械臂、机械手’,相当于人的胳膊一样,只是根据生产工艺不同,把它装上搬运或者焊接的功能,制作非常简单。”曲道奎回忆说。

  从1980年代到本世纪初,国际机器人巨头在国内增长迅速。

  不过,当时这种“机械手臂”也属于稀罕物,价格不菲,且因为生产商普遍为国外企业,“水土不服”。而国内的企业管理与技术水平根本满足不了其配套系统要求,导致大量维修问题,维修成本还畸高。“一般从外方维修人员上飞机起,维修费用就开始计时,签订的维修保养合同也让中国人摸不着头绪。”

  给机器人“治病”

  “现在机器人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更重要的是,通过网络化、信息化,单台的机器人完全可以形成一个群体,通过数据的上传下达、远程监控相互协调,几乎可与员工团队相媲美!”曲道奎认为,在未来,很可能形成新的制造模式,包括网络、物联、机器人、智能制造,这肯定是一种趋势。

  就在他说话间,新松的工作间里,机器人正在有条不紊地工作。28个机器人排成一条生产线,他们不是独立的28个“人”,而是依靠互相间贯通的网络形成一体化。这个机器人需要哪些程序,干到哪儿了,是不是坏了,那个机器人也知道。让人不由惊叹机器人的魅力。

  “2000年新松正式成立公司的时候,正赶上中国正式加入WTO,大家纷纷喊‘狼来了’。而在机器人制造领域已是遍地狼群。”曲道奎回忆说。这使得脱胎于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新松,从一开始就需要突破国外品牌的“包围圈”。

  如何让制造行业“老大哥们”接受一家国产机器人生产企业?新松走了两条路。一是帮助当时的金杯客车设计了以移动机器人为代表的柔性生产线,之后这一系统被广泛应用,从而创出了自己的名气。

  其二,就是为广大制造业企业使用的国外机器人当“大夫”。新松的创业团队,一懂机器人的各种型号和种类,二懂中国制造企业的需求和工作原理。这可为那些深为机器人维修保养头疼的企业,解决了大问题。“新松是啃硬骨头,通过给企业的机器人‘看病’出名的,偶尔还为企业做‘专家会诊’,一时间新松成了机器人和中国企业之间的桥梁。”曲道奎回忆说。

  其实,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国内制造业企业开始加强了对机器人的认识。机器人堪称“二次产品”——刚出厂时被称作“裸体机器人”,因为只要没有人给它设定程序和配备周边系统,它就一动不动。换言之,后续的设置,以及使用才是关键。到今天,几乎所有使用机器人的企业,无一不从一开始就和机器人制造企业一起参与设计与规划,并做出生产线乃至管理流程的相关匹配调整。

  于是,往往是机器人出故障了,一旁的工人干瞪眼,导致生产说停就停,只能苦等外方的维修人员来。1990年代的中国制造业,机器人产品处于绝对的“卖方市场”。

  “当时中国连一台自己的机器人都没有。没有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何谈机器人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曲道奎说。行业逻辑既然如此,已意识到这一点的政府高层开始动作,1994年在德国萨尔大学从事机器人研究的曲道奎,被提前召唤回国,成为新组建的机器人研究开发部部长,着手建立机器人国家工程中心。

  机器人的未来

  随着制造业对机器人需求的增加,新松的机器人生产已经走上系列化轨道,比如洁净(真空)机器人、智能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不仅如此,根据制造业产业化要求,新松逐步建成了以机器人自动化技术为核心的自动化成套装备、激光成套设备、能源装备等九大产业群组。

  “机器人越来越发挥出它的两个功能,即替代功能和补充功能。”曲道奎说,“机器人的自动化集成系统,是未来制造业的需求方向。”在他看来,机器人应用的深入非但不会带来管理难题,而且,以机器人为主导的企业生产结构,将最大限度地体现“以人为本”,培训、职业规划的人力资源内容也将被简化。同时,社会分工也将更加细化。

  “企业也未必要懂机器人,而是由专业的成套设备商来负责。”曲道奎说。而对机器人替代掉一部分的工人,他认为恰恰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就是人要做人的工作,机器做机器的工作,而现在相当于人在做机器的工作。”

  伴随着机器人革命,机器人产业的春天破晓在即——在“十二五规划”中,高端制造业即机器人+智能制造,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望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迎接黄金发展的十年。虽然对这种政策支持,曲道奎又欢喜又惧怕——怕到时候一哄而上,高端装备制造成为下一个家电业、下一个光伏电产业。但他对这个行业的增长显然信心满满,新松总部研发创新团队已达900多人,整装以待。

最新视频
为自动化未来而生:魏德米勒SNAP IN鼠笼式联接技术   
“EurekaCloud”自动仿真数控程序   
魏德米勒30周年
剑维软件-重构传统人机界面(HMI)
《边缘计算助推IT/OT融合,加速共享数字计划》白皮书
施耐德电气:中压配电和电网自动化
大族机器人
专题报道
第三届EESA储能展
第三届EESA储能展为加快适应储能规模化发展的步伐,促进储能行业进一步良性发展,共促新能源产业的融合,第三届EESA储能展将于2024年9月2-4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企业通讯
图尔克智能数据解决方案
图尔克智能数据解决方案

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和工业数字化转型是机器和设备制造商以及像图尔克这样的自动化专家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同样关注的三大趋势。在

魏德米勒开放式自动化平台u-OS
魏德米勒开放式自动化平台u-OS

作为工业物联网领域的重要供应商,魏德米勒持续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满足工业环境下的各种

在线会议

社区

ABB 菲尼克斯电气 威图 三菱电机社区 西门子社区 罗克韦尔自动化社区 恩德斯豪斯自动化
施耐德电气 图尔克 伊玛 欧姆龙 巴鲁夫 魏德米勒 唯恩电气
西克 堡盟 ifm 纳博特斯克 万可 凯本隆 山洋电气
施迈赛 皮尔磁 菲力尔 浩亭 劳易测 伦茨 英威腾
海格电气 威琅电气 VEGA 康耐视 item 仙工智能 KUKA
ODU 雄克社区 天机机器人 倍福 MiR 海康机器人 优傲机器人
SRT软体机器人 灵动科技 科尔摩根 快仓智能 ATI 艾利特机器人 安歌科技
大族机器人 奥托尼克斯 研祥金码 雷尼绍 Nidec CT FDT 威强电
霍尼韦尔 迦智科技 Basler社区 史陶比尔连接器 湾测 节卡机器人 研祥智能
Baidu
map